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眶内置入的方法
医网摘要:常规摘除眼球,于角巩膜缘圆形剪除角膜,彻底清除色素膜,以自体巩膜壳包裹义眼台肌圆锥内植入,四直肌按解剖复位缝扎于巩膜上,分层缝合Tenons 囊和结膜[4]。也适用于眼内容物剜除,义眼台直接巩膜腔内植入的术式,在无法利用自体巩膜的情况下,也有利用异体巩膜进行包裹的。该式保存了巩膜的包埋作用,减少义眼座对眼球筋膜和球结膜的压力与摩擦,对预防结膜裂开和义眼座暴露起重要作用,但若用异体巩膜包裹则存在排斥反应的风险。
1 巩膜包裹义眼台植入式
常规摘除眼球,于角巩膜缘圆形剪除角膜,彻底清除色素膜,以自体巩膜壳包裹义眼台肌圆锥内植入,四直肌按解剖复位缝扎于巩膜上,分层缝合Tenons 囊和结膜[4]。也适用于眼内容物剜除,义眼台直接巩膜腔内植入的术式,在无法利用自体巩膜的情况下,也有利用异体巩膜进行包裹的。该式保存了巩膜的包埋作用,减少义眼座对眼球筋膜和球结膜的压力与摩擦,对预防结膜裂开和义眼座暴露起重要作用,但若用异体巩膜包裹则存在排斥反应的风险。
2 巩膜帽状扣盖义眼台植入式
常规角膜缘圆形剪开结膜及Tenons 囊,钝性分离牵引四直肌(不剪断),眼内容物剜除后,于上、下斜肌止点处剪断斜肌,于直肌间隙间向肌圆锥深部植入HA 义眼台,使巩膜壳呈一帽状覆盖于义眼台前,分层缝合Tenons囊和结膜[5]。本式增加了义眼座前部组织的厚度,加强了义眼台前方的屏障,降低了义眼台的暴露率,据报道义眼台粗糙的表面与结膜组织之间的摩擦越大,结膜裂开,义眼台暴露几率就越高[4],同时,眼座的大部分后极与眶内组织直接接触,有利于新生血管的长入,一般在6mo左右就与周围组织形成一体化[6]。
3 非包裹义眼台植入式
先行眼球摘除,义眼座植入肌圆锥深部,将上下直肌对接缝合, 再将左右直肌对接缝合, 上下左右交叉点缝合一针固定于义眼座最前面[7]。同时也可分离上、下斜肌后将下斜肌缝合在外直肌止端下半部,上斜肌缝合在内直肌止端上半部,然后将上下斜肌再相互对合缝合覆盖在义眼台前面。该式不用巩膜包裹,节约了手术时间,同时眼肌在义眼台前表面形成了一道眼外肌屏障,眼外肌富含血管,眼外肌直接附在义眼座上有利于义眼台的血管化, 血管化的义眼座不仅暴露发生率低,而且不易发生急慢性感染等术后并发症[8,9],另外, 由于眼外肌的着力点在义眼座的最前点, 因此眼外肌的作用力是在义眼座的切线方向, 故可使义眼座的活动度达到最大。
4 巩膜花瓣状成形义眼台植入式
沿巩膜缘剪除角膜,在外上、外下、内上、内下直肌间向后剪开巩膜至赤道部。剜除球内容物。以视乳头为中心,环形剪开球后极巩膜,剪断视神经。于3∶00,6∶00, 9∶00,12∶00位自后极巩膜缘向前剪开巩膜1cm ,植入HA 义眼座,先对接缝合上下巩膜瓣,再重叠对接缝合内外巩膜瓣[10]。本式义眼表面有两层巩膜覆盖,且巩膜质地坚韧,有大量排列紧密的结缔组织和弹力纤维,不易被植入物磨破。眼外肌附着在近生理位置上,最大限度保持了原来的血循环,巩膜结膜的供血良好,减少了植入物脱出的几率,增加了义眼的活动度,且前极巩膜对合重叠严密平整,与结膜缝合呈交叉状,减少了义眼座暴露的机会,后极巩膜开放,使植入的义眼座部分容易进入肌锥,减轻了前极巩膜和结膜的张力,同时也有利于术眼的血管化。
本文来源: http://zhengxing.ew86.com/zxmr/20110313/354637.html
责任编辑王超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