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不怕痛——记朵朵附耳切除手术
医网摘要:1月20日,朵朵去医院动了附耳切除手术。为了这个手术,全家人足足等了三年。 从出生起,朵朵左耳就长了一粒小指甲盖大小的附耳,俗称“小耳朵”,这也是朵朵小名的起因。当时年纪太小,而且附耳里面长有软骨,医生说切除手术需要全身麻醉,想想不值得,就一直等到今天。
1月20日,朵朵去医院动了附耳切除手术。为了这个手术,全家人足足等了三年。
从出生起,朵朵左耳就长了一粒小指甲盖大小的附耳,俗称“小耳朵”,这也是朵朵小名的起因。当时年纪太小,而且附耳里面长有软骨,医生说切除手术需要全身麻醉,想想不值得,就一直等到今天。
从妇儿医院到第二医院再到第三医院,一路打听下来,最后定在第三医院的整形美容科做手术,由那里最有名的任主任亲自操刀。任主任一开始也颇为担心,朵朵毕竟三周岁不到,按这样的年纪,进了手术室多数会引起恐慌和哭闹,不做全麻怕会影响手术进程。在朵爸的坚持下,后来见了朵朵几次,就定下来做局麻了。倒是朵妈心虚得很,怕朵朵更怕自己应付不了那种未知的场面。
20日上午办了住院手续,任主任笑容可掬地和朵朵谈话:“你知道耳朵边上长的是什么东西吗?伯伯帮你把里面的小虫子捉掉好吗?”朵朵严肃地回答:“这是马栓。用来栓马的。”好多次,一些年长的人看到朵朵的附耳,都会安慰似地和我们说,朵朵好福气啊!这是马栓,可以栓很多马,长大有钱啊!说得多了,朵朵也就记住了。
在住院部抽完血,做了一系列术前化验后,下午4点多,朵朵进手术室前,任主任面对一大群亲属,说:“来两个不怕血的和力气大的人。万一小孩哭闹可以按住手脚。”朵妈的心更抽紧了,畏畏缩缩不敢前进。一开始奶奶和朵爸进去了,过一会儿奶奶又退出来了,说:“我怕血,还是妈妈进去吧!”估计和朵妈一样的心情。朵妈只好硬着头皮进了手术室。
朵朵已平静地躺在手术台上,两眼好奇地望着头上的无影灯,白净的小脸上看不到一丝恐惧和紧张。“朵都不紧张,你紧张什么。”朵妈暗骂一下自己,露出笑容和朵朵谈话。消毐的时候,酒精棉花凉凉地滑过半边脸,朵朵开心地笑了。接着,医生把一块中间有个洞的手术布盖在朵的脸上,结果只露出朵的一只左眼和一只左耳。任主任说:“伯伯给你打一针,有一点点痛哦!”“妈妈,我不怕痛。”朵朵镇定地说。露出的一只眼睛睁得很大很大,仿佛向妈妈证明自己的勇气。“是啊!朵朵很勇敢的,每次吊盐水都不哭的,今天早上抽血也没有掉眼泪呢!”朵妈说的是实话。“嗯,我不哭的。”朵朵再次强调了自己的勇敢。
细细的麻醉针斜着扎进了朵朵脸庞左后侧。朵妈去年也动过一个类似的切除手术,深知这扎针的过程不是一般的痛。果然,朵朵睁大的左眼快速地被一种透明液体漾满,露出了一种痛苦的表情。“伯伯,轻点,轻点。”朵朵的声音有些颤抖,小手紧紧地握住朵妈的手。“好的好的,马上不痛了。”任医生说。麻醉的效果是快速的,不一会儿,朵朵眼中快要溢出的泪水一霎那收回了。
麻醉一起效,任医生马上开刀。看着那血哗一下流出来,朵妈低下了头,不忍心再看下去。倒是朵爸镇定自若,拿起相机“咔嚓咔嚓”一阵狂拍,记录下每个瞬间,并和任主任讨论起手术的细节问题,显得颇有学术风范和科研精神。外观上小耳朵不大,但里面的根,也就是那根软骨却扎得很深,任主任一直深掘下去,直至把它连根拔除。最后拿出来一看,原来像树枝的根一样,底下是分叉的。
任主任边做手术边问朵朵:“你知道我们在干什么吗?”朵朵清晰地回答:“在帮我捉耳朵里的小虫子。”大人们都笑了。“你不要动哦,动了小虫子就逃走了,伯伯就捉不住了。”“嗯。”手术过程中,朵朵一直静躺不动,非常配合。最后缝合,贴胶,不到二十分钟,整个手术就完成了。
朵爸把朵朵抱出手术室,朵朵俨然成了小英雄,医生和大人们争相夸奖朵朵的勇敢,朵朵脸上绽开笑容,露出胜利的表情。
本文来源: http://zhengxing.ew86.com/zxmr/20110316/355426.html
责任编辑王超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