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股沟皮瓣阴道再造 让你获得完满爱
医网摘要:阴股沟皮瓣位于会阴与股内侧之间,故称阴股沟皮瓣。新加坡wee和joseph于1989年首次报道并应用该皮瓣再造阴道。
阴股沟皮瓣位于会阴与股内侧之间,故称阴股沟皮瓣。新加坡wee和joseph于1989年首次报道并应用该皮瓣再造阴道。国内何清濂、袁相斌等于1989年将该皮瓣用于阴道再造和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阴股沟区有多支血管相互吻合成网,故可形成以阴部外浅动静脉为蒂的阴股沟皮瓣和以阴唇后动静脉为蒂形成阴股沟皮瓣。前者局部转移可用于阴茎、阴囊的修复和再造,以及耻骨上区及腹股沟区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游离移植修复远处软组织缺损。后者最适合用于阴道再造及其周围创面的修复。阴股沟皮瓣薄,质地柔软,血管位置恒定,血管口径粗大,供区隐蔽,宽度在8cm以内可直接缝合,该区是一个理想的皮瓣供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冀晨阳
应用解剖
阴部外浅动脉起于股动脉,其起始处多集中在以股动脉起点内侧1cm、向下5cm处为圆心,半径为1.5cm的圆圈内;或者以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为圆心,分别以10cm和5.3cm为半径,在股前部画弧所形成的交点为其起始处的体表投影。阴部外前动脉自肱动脉内侧壁发出后,向上行走,发出升支和降支两大主支,但也有少数升支和降支分别起于股动脉。升支出现率为88%,平均外径1mm,多数经大隐静脉的浅面向内上方走行,经耻骨结节外侧缘或越过耻骨嵴跨腹股沟韧带达耻骨上区,分支分布于阴股沟区上端、下腹壁和阴阜区皮肤,多数与对侧同名动脉吻合,过半数细胞分支转向下进入外阴部,分布于阴茎或阴蒂。降支出现率为94%,平均外径1.1mm,阴部外浅动脉干和降支多数在大隐静脉下方通过,呈水平方向向内侧走行,发出分支分布于阴股沟区上端,与闭孔动脉前皮支升支血管之间存在吻合;降支在大阴唇外上方进入阴唇后,向下分布于大阴唇上端1/3,在大阴唇与阴唇后动脉终末支血管以本干的形式形成血管吻合。此外,阴部外浅动脉还恒定地发出一长股支,分布于大腿上端1/3内侧。阴部外浅动脉起始部外径为1-2.5mm,蒂长2.4-6cm,阴部外浅静脉多为1支,少数为2支,在汇入大隐静脉处多数位于阴部外浅动脉上方,少数位于下方,其外径为1.5-3.7mm.
阴唇后动脉是阴部内动脉终末支血管之一,主干在球海绵体肌和坐骨海绵体肌之间的沟内,向内上方走向大阴唇,自会阴浅横肌至阴道口后缘,阴唇后动脉多数为2支,少数为1支。主干在阴道口后缘水平,平均外径为1mm,距会阴正中线平均2.7cm,距皮肤表面2.6cm,主要分布于大阴唇后端1/3和小阴唇,并在大阴唇皮下恒定地以本干的形式与阴部外浅动脉形成血管吻合,该吻合位于大阴唇内。阴唇后动脉主干在阴道口后缘前后各1.5cm的范围内,恒定地想阴股沟区发出2-3支,即阴唇后动脉外侧支,发出后向前外侧走行,分布于阴股沟皮瓣下端,与闭孔动脉前皮支和旋股内侧动脉在大腿内上方的分支相吻合。
闭孔动脉前皮支多数来自闭孔动脉前支,少数来自旋股内侧动脉。闭孔动脉前皮支紧邻耻骨下支外缘或穿经其外侧骨质浅出,浅出处血管外径0.8mm,浅出点距会阴正中线约3cm,距阴道口前缘约1.7cm,距耻骨下支外侧缘0.6cm.血管浅出后,迅速发出升支、降支和大阴唇支,分布于阴股沟皮瓣中部和大阴唇,有同名静脉伴行。
髂腹股沟神经的皮支在精索与皮下环外侧脚之间出皮下环,向下方走行,分布于阴股沟皮瓣的上端。阴唇后神经来自会阴神经,与同名血管伴行,越过会阴浅横肌后,主要分布于大阴唇,在阴道口后缘水平,距会阴正中线约2.8cm,距皮肤表面约2.5cm,在阴道口后缘前后各1.5cm的范围内发出2-3支阴唇后神经外侧支,分布于阴股沟皮瓣后部。股后皮神经会阴支,是股后皮神经到会阴区的分支,主要分布于大阴唇,在阴道口后缘水平,距会阴正中线约2.9cm,距皮肤表面约2,.5cm,其中有2-3支自股后皮神经本干发出,分布于阴股沟皮瓣后外侧。
阴股沟区皮肤为多源性血供,阴部外浅动脉及髂腹股沟神经分布于皮瓣的前中部,阴唇后动脉神经以及闭孔动脉前皮支分布于皮瓣的后中部。根据该部位有多支血管相互吻合的特点,可形成以上方阴部外浅动静脉为蒂,或以闭孔动静脉前皮支为蒂,以及以下方的阴唇后动静脉为蒂的阴股沟皮瓣。
本文来源: http://zhengxing.ew86.com/zxmr/20110131/346112.html
责任编辑王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