腭裂修复术时间选择与腭咽闭合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研究
医网摘要:腭裂修复术是封闭腭部裂隙的重要方法,也是重建腭咽闭合的必要措施。修复腭裂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语音功能,而建立良好的腭咽闭合是恢复语音的关键。随着外科修复术技术的提高,序列治疗的开展,使患者的功能恢复得以提高,但在腭成形术施术时间的选择方面目前尚有争议,早期手术被认为有利于正常语音功能的建立,但可能严重影响上颌骨发育。本文通
腭裂修复术是封闭腭部裂隙的重要方法,也是重建腭咽闭合的必要措施。修复腭裂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语音功能,而建立良好的腭咽闭合是恢复语音的关键。随着外科修复术技术的提高,序列治疗的开展,使患者的功能恢复得以提高,但在腭成形术施术时间的选择方面目前尚有争议,早期手术被认为有利于正常语音功能的建立,但可能严重影响上颌骨发育。本文通过对不同年龄组患者施术后2年,以鼻咽内窥镜(nasopharyngealfiberscop,NPF)
对腭咽闭合功能的对比观察,提出早期手术有利于语音功能恢复,并对这一结果进行了论证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备
鼻咽纤维内窥镜(OlympusS4型)CLV-10氙气冷光源,SonyPUM-2010彩色监视器,PanasonicNU-HD500,FF99同步录像录音系统。
1.2 对象及分组
选取自1993年至1998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口腔颌面外科和沈阳铁路局沈阳医院口腔外科病房行腭成形术的单侧完全性腭裂患者,术式选用双瓣法及软腭“Z”成形术。患者中1~2岁为一组共26例,4~5岁为一组共15例,患者智力及听力均正常,术后均行系统语音训练后2年,分别予以观察记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3 研究方法
(1)根据患者腭裂的程度,选用改良Langenbeck法封闭腭部裂隙,以二瓣后推术以增加软腭长度,并辅以软腭“Z”成形术以减轻术后瘢痕挛缩,术后软腭长度宽度恢复均满意,无继发感染及创口裂开。
(2)患者术后2个月开始进行增强腭咽闭合功能的训练,先以拇指由硬腭后缘向悬雍垂方向轻轻按摩软腭,练习发啊音,目测检查发音时软腭抬高运动良好的患者,继续行增强口腔内气压的练习,嘱患者深吸气,将气保持在口腔中,然后将气喷出,不断训练,再以吹口琴进行增强节制呼吸的训练。后练习发音,最后练习语句和谈话。对于术后软腭运动不良难以通过训练形成良好腭咽闭合的患者,而无法完成系统的语音训练。
(3)语音训练2年后,行NPF检查,检查者均为我院内窥镜室同一医师,并行可靠性检验合格后进行。患者取坐位,头稍向后仰,在操作侧鼻腔行表面麻醉后,将NPF轻轻插入操作侧鼻孔,通过下鼻道达鼻咽腔,通过彩色监视器观察静止位和发啊音时腭咽闭合情况,并同步录象以对比观察,以腭咽部运动相对百分比计算法评价腭咽闭合情况(主要观察软腭运动情况)。静止与运动时距离基本无变化,
认为软腭无运动,定为0级;距离比达到1∶3左右,认为软腭可轻度运动,定为1~2级;距离比达到2∶3左右,认为软腭可中度运动,定为3~4级;运动后软腭与咽后壁完全接触,认为软腭可明显运动,定为5~6级。对患儿同时进行语音评定,以后部压力辅音/k.g/作为评定音,分为优、良、中、差四级。
优:清晰度与正常人无异;
良:较清晰略带鼻音;
中:讲话时有较重鼻音但能听懂;
差:讲话时鼻音严重难以听懂。
语音测定结果,患者语音清晰度与腭咽闭合程度基本相符合。
2.结果
1~2岁组中0级为0人,1~2级为3人,2~3级有9人,3~4级有14人。在4~5岁组中0级为1人,1~2级为3人,2~3级为7人,3~4级为4人。将0级和1~2级简化为腭咽闭合不良,则1~2岁组中闭合不良者3人,4~5岁组中闭合不良者为4人,将2~3级和3~4级简化为腭咽闭合良好,则1~2岁组中闭合良好者为23人,4~5岁组中闭合良好者为11人。结果归纳如表1,2。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本文来源: http://zhengxing.ew86.com/zxmr/20110317/355958.html
责任编辑王超佳